论文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 » 正文

走西口视域下内蒙古包头市民族关系嬗变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01-25浏览量:

从清初持续到民国期间大约三个多世纪的走 西口移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人口迁 徙。走西口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指山西、陕西及冀鲁豫 地区的贫苦农民由于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由 此引起的人地矛盾,被迫到蒙古草原地区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移民不仅促进了内蒙古西部地 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促成了一些城市的形成与 发展,如归绥 (今呼和浩特)、包头等,有内蒙古 民谚为证:“没有大盛魁,就没有归绥城;没有 复盛公,就没有包头城”。相比之下,包头是典型 的移民城市,走西口移民构成如今包头人口的基

收稿日期:2015-02-02 基金项目:2014年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走西口视域下包头民族关系嬗变研究” (编号:2014C 101)。

[作者] 王换芳 ( 1980-) , 女,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 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民 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础,并以蒙汉交往为主体,不断融入其他民族,形成了有地区特色的包头民族关系。

一、 走西口的历史进程及对当时民族关系的 影响

明末清初以来,统治者对内蒙古草原的放垦政 策时松时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走西口移民运 动的历史进程也伴随着移民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演 进,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蒙汉关系。

(一)明末清初:走西口移民运动的序幕 明朝末年,统治者朝政腐败,官吏盘剥民众严重,致使民不聊生,晋陕冀地区边民生活困苦。清朝初期,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少数民族政权, 防止蒙汉联手,因而对内蒙古草原地区实行“封 禁”政策,但他们也考虑到完全“封禁”是不可 能的,于是顺治帝下旨规定了几个不准,比如, 不准携带家眷;不准定居,必须春去秋回;不准蒙汉通婚;不准学说蒙语等等,于是这一时期就 出现了独特的“雁行客”或“跑青牛犋”现象,

而且这一时期的走西口移民,多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他们租种蒙古族的土地,春去秋归,蒙汉交 往尚处于表层阶段,对蒙汉关系的影响不大。

(二) 康熙到乾隆年间:第一次走西口移民高峰 康熙年间,清王朝基本巩固了封建统治,但蒙古准格尔部却一直与中央王朝对峙,康熙皇帝 为评定葛尔丹叛乱,曾三次亲征,陆陆续续发动战争,直到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蒙古终于完 全统一。发动战争需要后方粮食的给养,清政府 一直倡导蒙古人自己耕种土地,无奈落后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无法满足军需供给,于是对汉民的 “封禁”政策有所松动,允许百姓到口外谋生,准 许汉民进入“黑界地”耕种,即“借地养民”。当 时,晋陕汉民如潮水般向蒙地流动,其中,晋中 和雁北走西口移民大多经杀虎口过长城,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土默川平原、后山地区谋生,晋 西北地区如保德县、河曲县、偏关县,以及陕北省府谷县、神木县、榆林县的汉族移民,大多流 落到后套平原,或今包头市及周边地区落脚,第一次走西口移民高峰就此形成。这一时期,原来 的许多“雁行客”或“跑青牛犋”者逐渐在“口 外”蒙地定居下来,一方面,蒙汉之间形成了聚 居的村落,蒙汉交往加深;另一方面,蒙汉之间 因土地利益产生了一些矛盾。

(三) 光绪年间:第二次走西口移民高峰

光绪皇帝在位时,清政府正值多事之秋。首 先,光绪初年,华北发生了大旱灾,与以往清朝 频繁的旱灾相比,这次大旱时间之长、范围之大、 后果之严重,为历史所罕见。大旱使农产绝收,

“饿殍载途,白骨盈野”,甚至发生了“人相食” 的惨象。加之光绪二年 (1876年),清政府废除了 禁止妇女出关的法令,促使更多的晋陕冀农民、 商人、手工业者加入走西口大军,他们或携带家 眷到口外定居,或年轻男子先到口外找好落脚处, 再回口里接家眷,或干脆就在口外娶妻安家。此 时的蒙汉关系继续朝着民族交融的方向发展,并夹杂着满、蒙、汉地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剥削, 蒙汉民众交往进一步加深。

(四) 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动乱下各 种形式的走西口移民

民国时期的中国,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 民党政权执政,都堪称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这 一时期的走西口移民,除了受自然灾害、庄稼薄收的影响之外,还夹杂着其他的因素,因而移民 成分更为复杂多样。一是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之 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广大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口内汉民纷纷投亲靠友,踏上了走西 口之路;二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量从农村

抓壮丁,不少人为了躲避充军,也踏上了漫漫西口路;三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量的鸦片流入 民间,不少原本家境殷实的,由于吸食鸦片而倾 家荡产,不得不去口外自谋出路。这一乱世时期 移民构成更为复杂,普通民众、土匪、流民,使 得民族关系也较为复杂。

二、 走西口促进了包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包头,蒙语中称其为“包克图”,意指“有鹿 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工 业城市之一。明朝末年,阴山南麓为蒙古土默特部占据,但包头故城 (今包头市东河区) 并没有 定居者,是土默特右翼六甲地,为巴氏蒙古族游 牧之地。据 《包头蒙古族史料》 记载,今东河区 西脑包以东属归化土默特右翼旗,以西属乌兰察 布盟乌拉特部三公旗领地,汉民则属山西省绥远 道萨拉齐厅。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康熙皇帝 亲征葛尔丹时,看到蒙古沿边地区荒草丛生、人 烟稀少,与内地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同,开始允许内地农民到关外垦殖、经商。这些走西口移民, 先是以西脑包、井儿坪为中心,主要靠搭帐篷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