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古代河东盐业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6-01-25浏览量:

① 见康熙《解州志》,盐池。

② 见民国《安邑县志》卷二,城邑考。

③ 见雍正《敕修河东盐法志》,( 清) 朱一凤纂,清雍正五年( 1727) 刻本,卷六 ,官职。

④ 见乾隆《河东盐法备览》,( 清) 蒋兆奎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卷二,运治。

·31·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1 期)

表 1 宋至清若干年份的盐丁数量

时期

畦户数( 户) 、盐丁数( 名)

政府招募盐商数( 名) ( 顺治六年 之前年份,政府没有招商,为“/ ”)

宋 代 天 圣 年 间 ( 宋 仁 宗

1023 ~ 1032)

380 户; 760 名

/

元朝宪宗壬子年( 1252 年)

1085 盐户,到元世祖至元十年减少为 980 余户; 盐丁 无确切统计,以一盐户有三盐丁推断为 3000 余

/

明初

8585 户; 20220 名

/

明万历四年

盐丁 14700 名,20 名盐丁选一料头管理,料头 740 号

/

清顺治二、三年间

6304 户,其后 5844. 5 户

/

清顺治六 ~ 十年间

开始畦归商种,改盐丁劳役捞采为雇佣工人,但盐丁 仍保留,数量大致同顺治二、三年

顺治六年招商 49 名,顺治十年 159 名

清康熙十六年

盐丁 31103. 5,其中 2000 名修禁墙,其余依照民丁门 征纳徭银

坐商 416 名

清雍正六年

永久革除盐籍,盐丁不再存在

坐商 421 名

资料来源: 根据《宋史·食货志》、《元史·食货志》、( 清乾隆) 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五整理。

表 2 唐至清几个年份的潞盐产量

时期

盐池产量

唐 大 历 年 间 ( 766 ~ 779)

税收 150 万缗,占 全国盐利收 入的 1 /4,推知其产量占全国盐 产量约 1 /4,产量可观

宋太宗至道二年

373545 席,折合 4352 万斤

宋仁宗天圣年间

655120 席,折合 7632 万斤

宋庆历八年

375000 大席,折合 8250 万斤

元宪宗二年

1. 5 万引,折合 600 万斤

元世祖至元十年

6. 4 万引,折合 2560 万斤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5400 引,折合 2160 万斤

明万历三十三年

28814 万斤

数据来源: 根据《山西通志》卷之十三、《运城市志》 卷三整理。

同样,盐池也会因为稳定环境下技术的革新 而产生创新效益从而增加产量,正如前文产业集 聚的波特理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解释。唐代 河东盐业生产出现了垦畦浇晒法,宋代得以完善, 乾隆四十二年和光绪六、七年间产生的滹沱河卤 井技术设备以应对黑河的淹没,而且劳动力中开 始采用雇佣工人,技术的改善和工人自发的积极

性可以极大地提高盐的产量、质量。经营模式和 利润分配模式的创新也会提高经济收益,畦归商 种和课归地丁在河东盐区的实施,政府在特殊形 势下的放松管制、让利于民,也提高了潞盐产量。 从对相关产业的集聚效应来看,也 有规模 经济效益。一方面,从制造业前向联系上看,制

造业中有上下游关联的产业若发生产业集聚, 将减少许多损耗和成本,例如运输成本和中间 投入品的在途损耗。这种厂商节约成本的内在 冲动力量引致的空间集聚,以及分工协作的产 业集聚效 应 为“价 格 效 应”或“制 造 业 前 向 联 系”。另一方面,从制造业后向联系上看,厂 商 生产、运营环节的集聚促进大规模产业集群的 形成,吸引劳动力密集和专业化分工,使集聚区 产品种类增多、市场规模扩大,从而降低产品成 本,这一集 聚力量称 为“市 场规模效应”或“制 造业后向联系”。

此外,河东盐业集聚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产业 的网络经济效应上。运城内由盐业经济带动的 一系列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把运城变成了一个各 种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整理清代社会慈善救 济各个机构出现的时间、种类和数量①,可见盐业 和其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