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晋商文化 >> 正文

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

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不发达地区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有积蓄者常携资外出经商,贫困者往往卖身学艺。这两种行业都被看作“贱业”“末流”。因此,商人和戏曲艺人有一种天然联系。这种联系突出表现在戏曲艺人在经济上要靠商人势力的支持,戏曲艺人为商人提供娱乐和精神产品。

在19世纪之前,戏曲是一种最普遍、最受人欢迎的娱乐形式。豪商大贾无疑是仅次于皇家最有钱的观众群。一个剧种、一个戏班,能否赢得豪商大贾们的喜爱和支持,对其生存和发展影响甚大。山陕的梆子戏之所以能在各地流行发展,与晋商的支持密不可分。

梆子戏是明末清初在山陕豫民歌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北杂剧和昆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剧种,清乾隆中叶发展成为板腔体的戏剧形式。乾隆末年到嘉庆年间,梆子戏占领山陕豫的戏曲舞台后,借助山陕商人势力的支持迅速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发展。

一种声腔剧种向外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诸如自身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足以超过所去地区的戏曲剧种或其他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经济实力观众的支持。梆子戏在乾隆晚期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特别是后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五台新志》曰:山西商人“皆服贾于京畿、三江、两湖、岭表、东西北三口,致富皆在千里或万余里外,不资地力。”他们离乡背井,远离亲人,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比较富裕,但精神生活却非常贫乏。为了解除思想上的空虚与寂寞,他们常常不惜重金邀聘家乡的戏班来演出家乡戏。这样,邀班唱戏,逐渐在山陕商人中形成风气,并影响到当地的其他观众,梆子戏就在外地站住了脚,有的甚至扎下了根,长出了新枝,开出了新花。梆子戏班在外地有利可图,有些名角并由此而发了财,更刺激了梆子戏向外流动。为了更好地欣赏家乡戏,在山陕商人聚集的一些商业重镇的山陕会馆都建有规模宏伟的戏楼,如现存的河南社旗的山陕会馆悬鉴楼、山东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安徽亳州山陕会馆花戏楼等,不仅建筑宏伟,而且有不少精美的戏曲砖雕、木雕、石雕、彩绘,为研究晋商和梆子戏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北京平阳会馆戏楼建于明末清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室内剧场。逢年过节或每月之朔,同乡欢聚一堂,祭神祀祖,聚餐演戏。一些虽有山陕商人聚集,但距离山陕比较远的小城镇,一般无固定的梆子戏班长期演出,而一些商业中心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张家口等则有梆子戏班长期演出。凡梆子戏盛行的地方,必定是晋商云集的地方,只要有晋商的踪迹,常常能找到梆子戏的遗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