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

首页 » 晋商文化 » 正文

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3-11-11浏览量:

晋商对戏曲的贡献,最为显著的是对山西梆子戏的改革和发展。乾隆时期,在山西境内演唱的梆子戏并无剧种之分,约在清朝嘉庆年间有了南北之分。道光年间,晋中商人势力崛起,他们非常喜好家乡的地方戏,但觉着梆子戏过于高亢,秧歌戏虽然委婉但演不了整本大戏,欲得到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新腔。这时恰有一些不适合高调的艺人和文人知识分子研制新腔,他们将原有的梆子腔糅合进了晋中秧歌,并对原有的伴奏乐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演出后立刻得到晋中豪商大贾们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同光年间,晋中商人纷纷出资成立“字号班”,其影响较大、延续时间较久的有祁县渠姓号称金财主为东家的“双聚梨园”,有太谷县杨诚斋为东家的“锦梨园”和“二锦梨园”等。在张家口经商的山西商人亦有成班的,如祁县人王肃歧办了一个戏班带科班叫狼山班,常年在北京的康庄、延庆,河北的怀来、赤城一带活动。

晋中商人不仅是中路梆子戏的忠实观众和强有力的支持者,而且有不少人吹拉弹唱、粉墨登场,是中路梆子艺术的实践者。据清代史料《塞上轶闻》记载:清末张家口四大票友都是商人出身,其中第三位叫吴志远,山西忻县人,“裕园永”商号的伙计,为人伶俐,板胡、二弦、大锣、板鼓、铙、梆子样样能拿,生旦净末丑行行能演,且能博得彩声。晋中商人从掌柜到伙计,许多人都会唱中路梆子。各柜上都备有全套伴奏乐器,晚上关了门没事干,大家就在铺子里吹拉弹唱,自我欣赏。有的甚至成立起业余性的剧团叫自乐班,如“大盛魁”商号的掌柜罗粥臣物色了二十几个出色的票友,在会馆里成立了自乐班,一切开支皆由“大盛魁”供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他总要在会馆大客厅里打坐场。

由于晋中商人的喜好和支持,中路梆子得以在同光年间迅速发展,成为观众最多、势力最大的梆子声腔剧种。

晋商对我国戏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戏曲艺人在经济上依附于豪商大贾,亦对戏曲产生过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女演员依附于豪商大贾以后,失去了人身自由,过早地脱离舞台;一些演员为了金钱,取媚于豪商大贾,在舞台上演出内容庸俗、品格低下的剧目等。尽管如此,晋商对戏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山西商人,号称新晋商。他们中有不少人发扬明清时期晋商的优良品德,积极资助和参与各项文化事业,特别是能代表家乡文化的传统戏曲,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好现象。我国的戏曲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表演艺术,而且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影响巨大的传统文化,只有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商界的支持,才能发扬光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