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讲求中庸调和,凡事不可过头,客观上抑制了竞争。在农业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财富缺乏,人们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分配方面,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世俗化,的确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着重大的作用,在化解社会纠纷,润滑社会矛盾,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等多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不容否认,统治阶级尊崇儒家学说,更多的是从维护其统治稳定的目的出发的。在曲阜的孔庙里,有历朝皇帝追封孔子的碑文,其中,元朝的一篇碑文写到:“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篡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呜呼!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维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从这篇文章中,统治者不打自招地说出了他们尊孔的本质在于维护其政治统治而已。在此目的下,统治者就必然会把三纲五常按照对其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和解释,并将其转化成世俗的观念而溶入日常的行为中。天命论、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等许多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腐朽观念也趁机扩散生根。
在封建等级制之下,为使社会等级的存在合理化,尤其是让下层阶级安于现状,不要对统治者构成威胁,其主导的意识形态必然是为此服务的。在这种结构下,就必然潜藏着不同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也就意味着在表面道德观念一致的状况下,内部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换句话说,道德规范是用来让底层的人们遵守的,而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那不过是幌子,因而,他们所宣称的道德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虚伪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才说在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后,掩盖着吃人的事实。既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差异,因而也会导致投机行为的出现,只不过它不象商业社会那样直接体现在利益方面的争夺,而是在表面一团和气的背后的暗中较力,最为冠冕堂皇的路径就是通过科举取士之路而达到社会上层阶级,从而理所当然地享受其好处。这样,社会的客观鼓励就唯有做官一途,或者即便自己不能亲自做官,也要有官员作为后台。
在中华文化中,糟粕成分无疑是存在的,比如说,视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或多或少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心中存在,即便是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魏源、林则徐等人,在评价要向西方学习时,也还是要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此,也就产生了在大多数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保守倾向。单纯地说,保守本身不是什么错误,但问题是一切要依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顺应时世的发展,看清历史发展的趋势而改变自己,一味地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才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