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政权也铸造过货币。最早的钱币是北魏孝文帝时期铸造的。北朝政权所铸的钱币先后有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大统五铢、长平五铢、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龟兹五铢九种。
隋朝是分裂战乱几百年之后又一次统一,但它存在时间短,又承袭南北朝战乱之余,钱币制度紊乱,隋建国后不久,北方还流行北周、北齐之旧钱。直至开皇五年(585),钱币制度始归于统一。隋朝钱币就钱文来说品类单一,只有“五铢”一种。
唐朝初年,仍沿用隋朝旧钱,至唐高祖武的德四年(621),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每十文重一两。我国量制中的一两十钱制即起源于此。开元通宝的钱文由欧阳询制词并书。开元通宝的出现,结束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铢两制,从此后,中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加年号相称。唐朝的货币制度基本稳定,其间也出现一些变化。乾封元年(666),改造新钱,以“乾封泉宝”为文,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后不久收回新钱重铸,只用旧钱。乾元元年(758),不废旧钱,更行新钱,文曰“乾元重宝”,以一当十。第二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枚。“安史之乱”后,史思明毁佛像,铸大钱,文曰”得壹元宝“,以一当开元通宝百枚,后嫌”得壹“不吉,改铸”顺天元宝“钱,也是以一当百。
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政权更迭频繁,有关铸钱记载不多。传世实物有后梁太祖时的“开平通宝”钱,后唐明宗的“天成元宝”钱,后周的“周通元宝”钱,后晋的“天福元宝”钱等。十国建国有先后,大都分布在长江流域或更南,战祸较少,经济状况较好,然各国铸钱趋于滥恶,铅铁为材,大钱居多,种类繁杂。典型的钱币有楚马殷“天策府宝”、“乾封泉宝”大钱,与唐高宗钱同,为钱体较大。闽铸大钱以开通元宝为文。其它国家亦铸有多款钱币。
两宋的货币制度,是以铜铁钱为主,白银日见重要,纸币也开始产生和流通。这是两宋的钱币制度的特点。两宋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主要表现为(1)钱文结构有多种,如年号加宝文,几乎每一次改元都新铸一种钱币;有国号加宝文,如“宋通元宝”。(2)钱文书法各体兼备,太宗御书淳化元宝隶行草三种书体,是皇帝亲书钱文之始,也是行、草入钱文之始,名臣、书法家所写钱文,亦有传者,但史书并无记载。(3)钱体分大小,比价不定。(4)材质多样,铜铁并用。五代时铜铁并铸带有权宜的性质,宋朝则形成正规制度。此外,宋还有铅钱、夹锡铁钱等。北宋年间,我国已有大量用纸印制的货币—“交子”,最初是由商人自行发行,可以随时兑换,后由官府设置专门的机构—交子务来发行,流通范围遍及各地,是南宋的一种主要货币。我国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