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史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晋商史料 >> 正文

“山西票号”的性质与作用

日期:2013年11月08日

第二,东海于1917年在《银行周报》发表的《记山西票号》一文中,谈到“票号设立甚早,迄今已垂数百年。考其最初之起源,始于有明中叶。惟因明清鼎革之际,殆均消灭已尽。”

第三,还有不少人认为:票号是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弃金于山西,使山西太原﹑汾阳一带人致富而产生的。如《中国经济全书》中说,“其始有康姓者(指山西汾阳县康氏——笔者注),于清初顺治年间,闯贼以兵不利败走,遂以频年窃取之金银财货,悉置于康氏之家,全为康氏所得,突成巨富,传说约有千万,由是亟力经营商业,始于山西省垣,设立票号”。秦省如也说:“自成败走,遂掳巨资而窜入山西。败走时,为清兵所迫,不暇囊载,因将所掳金银财帛,悉置太汾两地而遁。其时该地住民得银数百万两,以之创设金融机关以资流通,此即票庄所由起也。”

第四,卫聚贤还认为:票号系戴廷栻、顾炎武等为灭清复明的“民族革命,创设标局,为票号的前身”。《清稗类钞》中也说:票号中“规则极严密,为顾炎武所订”。

上述几种论断,我们认为都是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脱离了中国的具体经济条件与历史的客观事实,把山西票号的产生看作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比如,李自成弃金(是否真实,姑且不论)使“太汾人”和“康氏”致富,创立票号之说,显然是没有经济根据的,并且与第一家票号平遥日升昌也没有任何联系。

另外,侯兆麟先生于1936年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上发表的《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与山西票号》一文中说:票号产生的经济基础,“不是在中国自己生长的东西”,而是帝国主义鸦片侵入的产物。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一切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内因,外因只会加速事物的发展,而内因是决定的因素。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就是票号产生的内因和决定因素。

(二)

“山西票号”在我国历史上存在有百年之久。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同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的。清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愈残酷,票号的营业愈繁荣,获利也愈厚。这正是票号充当清政府统治人民的信用工具的必然结果。

山西票号从1824年产生到1921年大批倒闭的一百年间,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

一、从1824年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的一个时期,票号已有了初步的发展。当时它还是一种纯商业组织。在这期间,票号由日升昌一家,发展到九家,其中最早的为介休县侯宗基在平遥时开设的蔚泰厚、蔚丰厚、天成亨、新泰厚、蔚盛长(道光十四年,即公元1834年)五联号;继而有祁县中兴和,太谷县的志成信。根据现有资料看,这个时期票号以北方和西北各地为活动区域,主要承汇商家款项,与外商和清政府没有什么往来。这时票号对国内商品流通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