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古代中国,山西商人与商业活动始终很活跃,不仅有很多重要商业城市,而且有长期的边贸传统和对外贸易往来。不仅有中国的商祖,而且有为陶朱公范蠡授技的晋国计然,经商致富的猗顿、白圭等大商人。计然的“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平籴齐物,关市不乏”的经营理念影响了范蠡,范蠡则发展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此外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商业经营艺术,都是历代晋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从明代到清末,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有学者称为商业资本主义。中国的这场商业革命,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商业革命的标志,一是商品交易迅速扩大,使得货币金属与商品数量的比例变化引起价格革命;二是国内市场受限,商人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外市场开始连为一体;三是商业手工业等企业管理制度发生创新,开始实行规范化企业经营;四是商业发展引起金融业的一系列创新,发生金融革命;五是重商主义思想出现。
在这场商业革命中,中国最活跃的商帮有晋商、徽商、潮商、洞庭商、宁波商、龙游商、陕西商、山东商、江右商等等。其中晋商势力发展得规模最大。据史料记载,“河以北为山西,古冀都邑地,故禹贡不言贡。自昔饶林竹、卢旄、玉石,今有鱼盐枣柿之利。所辖四郡,以太原为省会,而平阳为富饶。大同、潞安,倚边寒薄,地狭人稠,俗尚勤俭,然多玩好事末。独蒲坂一州,富庶尤甚,商贾争趋。”[30]明山西蒲州人张四维说;“吾蒲介在河曲,土陋而民伙,田不能以丁授,缘而取给于商计,其挟轻资牵车牛走四方者,则十室九空。”[31]1617年《明实录》卷五五八(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丙申记载:“大同杀虎堡为云中第一冲要地,虏自献琛以来,汉夷贸迁,蚁聚城市,日不下五六百骑,甚至有杯酒流连,喧嚣讧欧者。”[32]1644年(清顺治元年)阴五月《清世祖实录》载:“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富有出,国用不匮矣。”[33]山西商人把泽潞丝绸、解州潞盐、山西煤铁、平阳纸张等等山西特产运往全国市场,把南方的布匹、茶叶、食糖等运往塞北,把蒙古地区的牛马皮毛运往内地,更把中国土产运往日本、朝鲜,把茶叶丝绸运往俄罗斯,等等。他们有专门从事生产的坐商,有专门从事运输的运商,有专门走草地的旅蒙商(也称通事行)。当时,晋商的资本积累已相当可观,“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34],“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