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要求商人经商要“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反对采用任何卑劣手段骗取钱财,不惜折本亏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在义利的取舍上,强调见利思义,不发不义之财。“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义利相济相通。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成为晋商伦理哲学的核心。诚信戒欺,重视商誉是山西商人的商业道德观。
明清山西商人讲究见利思义,不发不义之财。 他们认为“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如清代著名的山西介休商人范永斗,就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受到清政府的垂青,后来当上皇商,并由此获得厚利。其子范毓宾,极重义气,官办铜铅,有王某者亏帑83万银两,既死,范氏则代王某“按期加额赔补”;光绪初年,山西连年遭灾,饥民以树皮草根果腹,曾流传:“光绪三年,死人一半”之说。乔致庸不以富家自傲,而是一方面让家人“禁肉食,著粗服”,一方面广设粥棚,捐银赈灾。受它的影响,全县各地富户均纷纷效尤,所以当时祁县死人最少,逃亡最少,为此,《祁县县志》专门记载了乔家的义举,光绪还让曾国荃题写“仁周义薄”的匾额,赐赠给乔家挂在其老宅的大门上;到乔映霞管理家业时期,正值清亡后的军阀混战时期,大德通不仅业务被官办银行挤占,还遭受着存款收不回,捐输、匪抢的恶运,就在这种情况下,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结束,晋钞大幅贬值,几成废纸,25元晋钞,才能抵一元新币。乔家票号大德通再三考虑,仍然按照战前旧币一元为一块银元的规定,拿出历年的公积金积累,兑换客户存款。使原本在困境中挣扎的大德通雪上加霜,最终造成三十万两白银的亏空,两年之后被迫歇业。事后,人们得知大德通做出这个舍身取义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他们认认真真地算过一笔良心帐。大德通的东家乔映霞说,即使是大德通为此倒闭,这样大的一个财团也不至于让自己人陷落到衣食无着的地步,但对于一个个储户来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对他们的威胁将会是身家性命,两者相比,孰重孰轻,不言自明。据说乔映霞讲这段话时神情凝重、大义凛然!晋商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关公一生身体力行“忠义”二字,忠肝义胆,诚信磊落,令万民景仰,被政府封为“关圣大帝”,民间视为战神、财神。到了明朝以后,关公崇拜达到了顶点。山西商人崇拜关公,是因为关公是诚、信、忠、义的化身,形象而生动地体现了晋商的商业伦理。再加上晋商与关公的地缘亲情,社会民众对关公的极度崇拜,使关公自然而然成了晋商的“形象代言人”。晋商在外,一赚了钱,首先想到的是修建关帝庙,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以其武功保佑自己的商业利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