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史料

晋商史料

晋商史料

首页 » 晋商史料 » 正文

维系晋商和谐发展的行会

发布时间:2011-12-15浏览量:

在徐州,晋商在这里经营当铺、药材、布匹、棉纱、茶叶、盐业、餐馆等,活跃着许多著名的晋商商号:任大顺、王广盛、晋太、晋和等,其中赵氏锦丰当铺规模为最大,100余从业者全是山西人,该当铺因祖孙三代经营,积累了巨额财产,购置屋舍千余间。同乡观念特别强的山西人为便于联系集会, 于1742年(乾隆七年)把徐州南郊云龙山东麓业已颓圯的相山神祠扩修为会馆公房,并集资在徐州城南三堡(今属铜山县)购地两顷多,以其收入作会馆经费。把相山神祠改为山西会馆,不再祭祀原祠内的水火二神,而独尊关公大帝。以后又分别于1752(乾隆十七年)年、1825年(道光五年)、1887年(光绪十三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重修扩建。

在苏州,明清时期,大量的山西商人来到苏州后,人生地不熟、交流不便,商业竞争激烈,为了巩固自己的商业利益,广泛联络寓苏晋商,合力对外,建有两所山西会馆。一处为全晋会馆,另一处翼城会馆早毁。全晋会馆是山西商人在苏州的共同家园,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逼近苏州,溃败清军在城外纵火,这座始建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的 “全晋会馆灰飞烟灭”。太平天国失败后,晋商重修会馆,从1879年(光绪五年)至民国初年,陆续修了三十多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占地6000平方米左右,有客商议事、寄宿、存货用房,供短期来苏州联系事务的晋商寄宿、存货,以及在苏州破产失业的晋商借住,万寿庵还是停放已故在苏晋商灵柩之处,每年由会馆派专船将灵柩迁回故土。

归化城的晋商行会建于清代,多称“社”。有生皮社,皮商行会;仙翁社,酒饭商行会;得胜社,肉商行会;药王社,医药商行会;钉鞋社,修鞋商行会;纸房社,纸商行会;聚锦社,百货商行会;净发社,理发业行会;金炉社,铁业商行会;鲁班社,木业木器商行会;吴真社,油漆商行会;成衣社,服装业行会;集锦,当铺商行会;宝丰社,钱庄商行会;银行社,票号商行会;忻州社,忻州商人行会;太谷社,太谷商人行会等等。

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甘肃,自宋元时起,就有山西商人到甘肃贩运骡马、白毡,或从甘肃前往西域,或在甘肃开设商号。明初大批山西人到甘肃经商,这里的山西会馆大多建于明代及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如山陕会馆、三晋会馆,还有天水、张掖的山西会馆等等。兰州永登县红城镇是出兰州西行的第二站,自古以来商贸繁华,店铺甚多,经营者大部分为山西、陕西商人,其中比较大的山西布匹商有天成福、信义德、聚兴奎、晋兴奎、大顺成等15家,晋商在这里修建了古晋会馆、山西会馆,兴办了晋美小学和晋南蒲剧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